据2020年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是54万,每天大概有1500人因心脏骤停而死亡。其中,约有900人发生意外的时候,都在户外。由于心脏骤停挽救生命的时限只有短短几分钟,医疗救援来不及赶赴现场,所以急救设备的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AED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但实际上,目前各地公共场所安装的AED不超过1000台。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庞大人口的急救需求。
早在2015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亚历克-莫蒙特研制了一款可携带去纤颤器的救护无人机,速度可达到每小时约96公里,能够快速飞抵心脏病发作的患者身边,争取拯救生命的最佳时机。
莫蒙特研制的救护无人机采用代表应急服务的黄色涂装,由6个螺旋桨驱动,可携带4公斤负载,即可以携带一台去纤颤器。
莫蒙特表示:“欧盟每年有大约80万人心脏骤停,只有8%的人幸存。造成如此低的存活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应急部门需要大约10分钟的响应时间,而心脏骤停后大约4到6分钟便会导致脑死亡和最终的死亡。这种救护无人机能够在1分钟内将去纤颤器送到周边4.2平方英里(约合12平方公里)内的患者身边,将存活率从8%提高到80%。”
无人机不仅可以作为搭载工具的载体,其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工具。该款无人机作为“飞行的医疗用具箱”,适用于各种紧急情况,尤其是心力衰竭、溺水、外伤和呼吸问题。
目前无人机飞行空域的法律法规还未完善,无人机医疗运输网络的打造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但我国已有无人机配送血液及医疗样本的案例,在广东和浙江地区得到了应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这张空中配送网络塑造了无接触式的新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