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一位瑞典老人突发心脏病,通过紧急调度一架携带除颤仪的无人机仅花费3分钟抵达现场。仪器送达后,施救路人为老人进行了心肺复苏,成功救助。
该无人机是与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SOS警报系统和西约塔兰地区的复苏科学中心合作开发的,目的就是在紧急情况下,向突发心脏病患者递送除颤仪。
据2020年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是54万,每天大概有1500人因心脏骤停而死亡。其中,约有900人发生意外的时候,都在户外。由于心脏骤停挽救生命的时限只有短短几分钟,医疗救援来不及赶赴现场,所以急救设备的配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前,2015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程系的学生亚历克-莫蒙特研制了一款可携带去纤颤器的救护无人机,速度可达到每小时约96公里。无人机采用代表应急服务的黄色涂装,由6个螺旋桨驱动,可载重4公斤。
2022年1月6日,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通过无人机进行了应急智慧救援模拟试验。无人机携带有智慧眼镜和AED等急救设备,并在10分钟之内抵达呼救的既定位置。此次试验,路人通过佩戴智慧眼镜实时与急救指挥中心进行可视化通讯,操作AED,成功进行救助。
近年来,全球心脏性猝死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据统计,如果1分钟之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一分钟救活的希望降低7%~10%。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俗称“傻瓜式机器”,AED自带语音操作指导功能,只需要简单的现场指导即可进行操作,是急救的利器。 目前AED在我国的配备并不足以应对人口的压力,而无人机急救具备不受地面交通限制的优势,可在最大时效下将AED运送到急救点,为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