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航局印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阐明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主要目标,确定了重点任务,完善了保障措施,在未来一段时期为我国通用航空安全、智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面貌朝气蓬勃,以低空旅游、娱乐飞行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目前,全国累计已经开通低空旅游航线百余条,航空飞行营地数量超过400个。
其中,无人机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在农业植保、电力巡线等领域已逐步替代有人机,在城市配送、物流运输、公共服务等方面应用也加快拓展。
截至2020年底,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52.36万架,全年经营性飞行活动达到159.4万小时。
另一方面,通用航空的发展热情空前高涨。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通用航空发展便备受全社会广泛关注。
政企合作试点推行的产业园建设、相关的通航大会、世界无人机大会、国际无人系统展览会、无人机论坛以及无人机飞行表演等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与此同时,社会参与和资本入驻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拓宽新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两翼之一”,如何让通用航空的发展迅速步入快车道,值得深思,但无人机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发展维度,自当为其贡献了一份力。
毋庸置疑的是,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无人机的存在不仅提高了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改变了第二产业的作业模式,另外,第三产业也出现了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机器服务。
在这三大产业的发展中,设计、生产、监督、销售、服务等领域均无人机的身影,可见其辐射范围之广。
特别是自疫情发生以来的近三年间,无人机在抗疫宣传、小型医用物资转运、疫情巡查、照明、空中红外测量体温、扫码、5G网络等场景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具备的灵活性与全覆盖等特点是较之于人所不能及的,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在应急运输、健康监控、巡查等应用领域的不足。
抓重点促保障
据悉,《规划》将重点围绕“五大重点领域”、两大保障体系”确定重点任务。其中,五大重点领域包括公益服务、新兴消费、短途运输、无人机应用和传统业态;“两大保障”则指基础保障和行业治理。
在无人机广泛应用这一重点领域上,《规划》明确表示:坚持包容审慎,支持应用领域创新,在适航、运营、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创新行业管理,加大适航、科研支持力度,推动无人机驱动的低空新经济发展。
在“两大保障”上,优化空域管理、完善地面保障、优化飞行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创新驱动、培育航空文化等六方面任务将是夯实资源保障能力的前提;完善法规体系、优化管理机构、改进治理手段、加强协同互促等四方面任务将是持续提升治理能力的结果。
此外,在无人机方面,该《规划》其中以专项特色还体现在丰富指标类型上,具体为,在规模指标上,对有人机、无人机做了区分,体现规划对无人机新业态发展的引导。
在服务指标上,根据应急、消费、运输、工农业作业特点,结合相关部委意见,充实和调整了部分指标,意在立体化、多维度展示通航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中国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最主要的生产基地,2020年无人机产值就达到670亿元。
而今年4月20日,在第六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杨金才介绍,今年无人机产值将保持30%的高速增长,预计今年国内无人机行业产值将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可以想见的是,或者乐观来讲,就目前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而言,无人机行业业已成为通航发展的定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