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当记者首次踏足这座位于北纬50度的机场时,就被周围的茫茫林海所震撼。这里是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是位于我国北疆森林之中的一座小城。坐拥如此广袤的森林,守好它也就成了这片土地上的人天生的使命。为了守好这片森林,早在1965年这里就组建了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以下简称“加航站”),从此,使用航空器来巡护森林也就成了当地航空护林人的日常。
根据加航站彩虹-4飞行团队负责人黄志镇的介绍,2018年9月4日,彩虹-4无人机作为国内第一架民用大型无人机陆运至加航站,原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无人机试点项目,正式由加航站组织实施。作为我国无人机中的佼佼者,彩虹-4无人机出口十余国,在军用领域以极高的性价比和卓越的战场表现声名远扬。不仅载荷能力强、续航性能好,还具有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特别适用于长时间战场侦察监视。这些优点使彩虹-4在民用的森林防火领域有了极大的潜力。那么飞机到了之后,谁来飞呢?
当时彩虹-4无人机作为军品对外出口,没有适航要求,在国内也还没有出台相关适航审定证策和取证办法。无人机投入森林防火应用,在当时不仅加航站上下闻所未闻,在全国航空护林系统也无先例可循。想要把彩虹4无人机飞起来,需要总体放行、动力、机身、起落架、航电、链路、光电载荷、无人机驾驶员8个岗位协同配合才能实现。而从加航站各科室报名的18名人员中,有飞行观察员、林航调度员、航行管制员、气象观测员、油料员、安检员等,都是中专、大专学历。就这样,被称为“无专业基础、无理论知识、无操作经历”的“三无”无人机飞行团队,在质疑声中成立了。
由于专业基础差,学习材料像“天书”,英文飞控操作界面更是难倒团队成员。为此,他们先过英语关,再过技术关,起早贪晚。在一次次分享和讨论中,大家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25天整理出117G视频资料,每人都记了厚厚的一本学习笔记,团队凝聚力全面提升,协作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养成。2018年10月29日,在一片关注和欢呼声中,彩虹4无人机在加航站首飞成功,交付验收工作完成。
集中培训告一段落,进入了更为持久而艰巨的实际操作,团队的下一个目标锚定在了实现自主保障上。每月10日、20日、30日对照飞机模拟练习,在天气和温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练习航前检查,制定了五步走计划:学习、独立试车、滑跑、自主飞行、低能见天气和夜航飞行。还建立了无人机驾驶员、机械师等5个岗位职责分工,完善了工作流程。从完成170项检查、实现独立试车再到进行第一次滑跑训练。
终于,2019年6月16日,彩虹4无人机在牵引车的拖动下缓缓驶向跑道,接收地面指挥最后一道指令,伴随着阵阵轰鸣声起飞。在用时50分钟航行129公里后安全返航。这次独立完成的飞行任务,标志着团队已经成长为我国第一支具备独立完成飞行能力的民用彩虹-4无人机飞行团队。
目前由于加航站与大兴安岭嘎仙机场共用一条跑道,出于安全考虑,彩虹-4无人机不能与有人机融合飞行,因此无人机团队都是在清晨或者深夜工作。在嘎仙机场的航班离港后,日间护林飞机和飞龙航校飞机起飞前都是无人机的工作时间。清晨飞行时,前一天下午就要做好准备工作,早饭后还要投入到自己科室的工作中去;晚上飞行时,下午就要做好准备工作,飞机入库已是凌晨时分。为确保飞行安全,常规检查必不可少,炎热的夏天,他们经常爬上爬下,汗流浃背;秋冬时再凛冽的寒风,也挡不住他们趴在地上检查设备。放弃与家人团聚时间,吃住在单位,加班加点,对他们只不过是家常便饭,他们用实干证明了自己行,用时间证明了自己能,用信念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未来,这支团队还将活跃在航空护林一线,用手上的国之重器,替祖国和人民守护好北部边疆的这片广袤林海。